
Supreme
今時今日的地位
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
站在一個至高點
俯視這個街頭次流行文化
無人能及
品牌有許多經典的商品
Box Logo
Backpack
Photo Tee
Photo Tee Shooting by Terry Richardson
街頭的精神
限量的銷售
品牌的聯名
店員的態度
都是成就 Supreme 的重要因素
曾在美國專賣店買過 Supreme 的朋友應該知道
近年許多商品都在中國製造
除了固定讓日本製做的款式外其實質感都很普通
但是原價真的是相當親民
基本款 Tee 甚至比 Stussy 限量款 Tee 價格都還低
常常會聽到網友抱怨網站上賣家的價格
我不是甚麼賣家
也沒有要為誰發聲
只是想要分享自己和朋友們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不一定百分百準確
而針對的是 LA 專賣店
有問題的朋友
也歡迎留言討論指教
Supreme 發售大部分會選在星期四
很令人頭痛的時間
常常需要翹課去排隊
大發的那幾天
四五六日
基本上是天天都會有人排隊
比較好買的一定是第一天
而想要入手熱門商品
至少要卡進前20名
進入店內
基本上架上的 Tee 都可以拿
但如果被拿光了
就需要問店員
就我們的瞭解
店家當天會有一定的發售量控管
當發售量結束
就不會再賣了
而量真的少到你不敢相信
大概開店1-2個小時左右
你想要的
大家想要的
就一定沒有了
店員就會會跟你說明天再來
他們就在店門口喝起酒 抽起菸 打屁聊天 或是 在店內玩板
非常爽的一群店員
而第一天之後再排隊
就有可能有遇到買不到商品的狀況
遇過最扯的是
發售Box Logo 的第二天
排在第一位
晚上看著 Tee 在架上
非常開心
保證隔日一定能入手
但進入店中
一直在架上的 Box Logo Tee
就在我進入店的那一瞬間
店員直接收走
問他還有嗎
他直接說賣完
扯吧
因為特殊款 Tee 或是每季比較強勢的商品
不管是在美國當地 日本 或 台灣
都是用炒價在賣
今天發晚上就可以在 Ebay 看到
你炒賣 我炒賣 大家都炒賣
店員也知道
所以到了下午
有趣的事情就會發生
各地店家的 Buyer 會找到自己熟識的店員
用比較高的價錢去大量入手商品
方式可能有百百種
不清楚細節我就不表達意見
對於 Buyer
可以買到很多數量
但價格絕對不低
加上運費或是機票等成本
而且可能還要吃一些不熱門的款式
但如果你是排隊進去買
想拿來賣
真的很難
每款每個 SIZE
只能買一件
Supreme 用這樣的手段讓喜歡品牌的人能珍惜
所以其實這樣的制度
我是很欣然接受
只是偶爾還是覺得買得好累
而店員資歷的不同
手中能控制的量也不同
而所能控制的量也決定了可以賺到的現金多寡
店員一手收現金
馬上放進口袋
只收現金
而你要買的商品
不論現金或刷卡都可以
是分開來算的
這是店內的不成文經營模式
上上下下都能接受
但你認為有錢屌就大嗎
我有一次和朋友在初售幾天後
分開進入店內詢問是否還有 Box Logo Tee
朋友說願意花多點錢入手
店員直接說賣完
屌都不屌
換我進去之後
店員讓我塞他 US$20 入手
不是我比較帥
只是看他爽或不爽
因為我們一群亞洲人常常排在最前面
所以店員慢慢有注意到我們這群熱血的青年
特別是一位朋友
告訴店員我們都是很喜歡 Supreme
並非要拿來賣
所以有了比較好的印象
而這位朋友
幾乎可以拿到所有想要的商品
只要是他的 SIZE
對於同款式不同顏色也沒有了限制
店員也願意幫他預留商品
而且都是原價入手
非常幸運的朋友
慢慢認識之後
還是店家和顧客關係
稱不上朋友
所以入手時通常也不會是原價
是至少他們願意收你的錢
賣你東西
某次冬天大發
把想要的所有商品
直接列印出來
進入店內給店員
他直接開價 $100
我回他說只有 $60
他答應並收下
這也是我唯一一次
不用每天報到排隊
一次買齊想要的商品
但有時也會有好運氣
下午到店中
詢問 North Face 第一款聯名外套
第一款的數量真的少的驚人
是店員從庫存拿出來賣我
而且是我的 SIZE
原價入手
當場很想把店員抱起來轉兩圈
所以如果在網路上
看到有人賣 1000-2000 不等的 Box Logo
不用再費時間去問真假
更不用再去聽那些甚麼工廠流出的 Bull Shit
一定是假的
如果真有這個價錢
見一件我買一件
而在日本市場
Supreme 的訂價其實是合理的
日本也是最容易入手的地方
第一天發
量會全釋放出來
只要排隊就有希望
而 Buyer 想在美國買
價錢可能比日本低
但其實也低不到哪去
只是可以確定一定買得到想要的而且不用排隊
在美的銷售模式也許很病態
但這也是消費市場造成的
對於 Supreme 品牌本身
個人認為仍然讓人敬佩
如果想要斂財
每季都發 Box Logo
數量無上限
噱都噱死
但如果是這樣
Box Logo 又怎麼會值錢哩
反觀現在台灣的自創品牌
覺得設計的部分商品好賣
沒年沒事拼命發
數量拼命追加
最後紅過之後
就爛掉
就掛掉
一點品牌價值都沒有
最後換個品牌名
換個風格
從新出發
看當下流行甚麼
再噱它一比
這樣短視近利
對自己
對市場
對顧客
都是傷害
再來就是商品價格的設定
相信現在許多台牌用料實在
我也覺得相當激賞
但是如果要跟日本比較
還是有進步空間
但跟美國比
缺法故事性跟歷史
也是需要時間去慢慢磨
可是價格卻可以放在美國和日本中間
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美國物價是台灣的三倍左右
美國一件 Tee (以 STUSSY 舉例)
含稅不會高過 US$30
就是不會超過 $1,000
但看看現今的台牌
很多 Tee 都超過這個價格
甚至高出許多
可是是否真有其價值
只能留給消費者自行決定
如果自創品牌想隨著街頭趨勢的流行
搶個短線
相信過個5-10年
當自創品牌在台市場越趨成熟
就可以見真章
沒實力的
在惡搞的
藝人號召
假藉公益
相信很快會從市場消失